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4日是立春,半坡博物馆24节气展正式开展。展期一年,每15天(节气周期)更换一次展板。为了配合节气展,半坡博物馆昨日将一台定制的日晷安装到位。这是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设备,它可以测出准确的西安时间。 一年有24个节气,你可知道每个节气的含义、民俗故事、农事、养生?半坡博物馆从一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开始推出24节气展。展览到明年2月3日,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结束。这是全国首个根据...
丰子恺(右)与友人在虎丘塔下留影杨朝婴供图 苏州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缘缘•本本——丰子恺漫画展”一经亮相就赚足人气,不少观众特地前来领略丰子恺先生自由率性、饱蕴闲趣的艺术画境。昨天下午,丰子恺的三位后人也来了展览现场,与媒体及观众分享了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以及丰子恺一些不为人知的趣事。 展出的画作共有101幅 据了解,此次苏博展出的101幅丰子恺画作均来自浙江省博物馆藏的《敝帚...
2月4日,“汕头市博物馆藏扇画面精品展”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拉开序幕,吸引了不少对扇画面有兴趣的市民前来观摩。 此次展览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与汕头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将持续到3月10日。此次展览有近百件藏扇画面亮相,多出自清代到近现代的书画名家之手,举办展览意在促进广大市民对我国传统扇画面艺术的了解与认识,加强粤闽两地的文化交流。展出期间恰逢新春佳节,藏扇画面精品展也为市民们节日出游提供了一个好...
(中国文物网 编辑于水秀)“堆绣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堆绣传承人靳明在2月3日开幕的93号院博物馆胡同庙会上告诉记者。 “堆绣是一个非常细腻地手工艺,工序制作非常繁琐,从设计、剪、裁、粘到拼图,需要很长地时间才能创作出一幅,特别是用于藏传佛教的堆绣,更是要求严格”靳明介绍说。 堆绣作品 堆绣唐卡 题材创新 技艺保留 堆绣最早产生于汉地,早期形式主要是一些头饰或者是身上佩戴...
(中国文物网编辑 于水秀)“大家印象中的庙会都是规模比较大的,这次庙会可以说是平民化的庙会,很接地气。北京最大的庙会,最贴近老百姓的庙会当属厂甸庙会。因为厂甸庙会主要以民俗文化享誉北京。老北京的记忆中,就是厂甸庙会的糖葫芦,有一米多长,还有厂甸的空竹、风车。”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民俗学会专家李石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胡同文化与老百姓的生活是相契合的,北京文化所表现的就是一种胡同文化、...
近日,在江苏镇江丹徒区上党镇专营景观石的丁长献先生,在收购景观石时发现一座基本完好的石马,便主动联系了市文博部门,经专家鉴定为明代墓道前石马,这座石马保存基本完好,刻工细致,栩栩如生,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丁长献先生毅然决定无偿将石马捐赠市焦山碑刻博物馆收藏,并帮助用吊车运送至焦山碑林。
近日,德阳绵竹市江苏工业园内新开张了一个稀奇的去处——大唐博物馆,其中玉器、青铜器、陶瓷等藏品数以万计,年代跨越商周、春秋、战国、唐宋至明清。 筹建这座博物馆的,是祖籍绵竹土门的70多岁老人于荣光,这些藏品大部分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些是他自己数十年的收藏。自今年1月1日正式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数千人次。 对藏品故事如数家珍 1月27日,记者来到大唐博物馆,门口悬挂的牌匾...
河北省书画名家扶贫助困精品展昨日(2月3日)在省博物院开展。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老促会会长白润璋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46位书画名家的99幅作品,且大部分出自去年扶贫日系列活动之一的河北省书画名家扶贫助困义捐义卖笔会。此次活动旨在传承扶贫助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动员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扶贫助困活动中来。 目前,已有6位爱心企业...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日报道,来自英国温斯顿的青年情侣贝丝?加维(BethGarvey)和亚历克斯?特罗思(AlexTroth)因穿着卡通连体睡衣参观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被工作人员拒之门外。工作人员认为此类奇装异服会影响到其他参观者,强制要求二人换上得体的衣服,这令这对情侣尬尴无比,目瞪口呆。 据悉,贝丝身穿月精灵连体睡衣,而她的男友亚历克斯则穿着恐龙睡衣。工作人员认为他们穿着这种衣物不...
常州虎头鞋 马上即将迎来新年。这两天,南京博物院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对外公布了2月期间的活动安排。记者在公布的节目单上看到,无论是展览还是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尤其是邀请市民参与制作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虎头鞋”、“秦淮灯彩”和“金陵剪纸”的民俗活动,备受网友关注。短短1天时间,阅读量已经接近5000次。这在文博系统中,难得一见。 南博传统民俗系列活动等你来 ...
2月5日,“皇城珍宝东莞藏——东莞市博物馆藏故宫调拨文物展”将在东莞市博物馆展出,展期将持续到4月19日。 据介绍,展览展出的故宫调拨文物共有93套、108件,主要分陶瓷、玉器和杂项三类。陶瓷以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窑器为主,分别有青花、粉彩、斗彩、单色釉等,其中一件清嘉庆青花八仙过海碗,造型典雅,青花发色浓艳,画工精细,釉面润洁,为官窑中的上乘之作。调拨的杂项文物中,分为珐琅、玻璃器、...
2月1日,刘行方书画作品迎春展在保定市博物馆开幕,近百幅书画精品同市民见面。 刘行方原名刘曦升,生于1938年,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保定市满城县郎村人,受母亲影响自幼喜好书画,退休后潜心研读名人字画及古碑贴,先后创作书画作品2000余幅。刘老先生善画山水,为丰富画境,效徐霞客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其画风多变,不拘一格:笔下太行苍凉、桂林绿秀、泰山险峻、黄山奇丽;云山雾海、大桥飞...
北京首届迎新胡同庙会2月3日上午在在西城区铁树斜街93号院博物馆正式开幕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今年,北京庙会大家庭里又多了一位新成员,那就是在西城区铁树斜街93号院博物馆里举办的迎新胡同庙会。据悉,本次庙会将从2月3日起一直持续至2月11日结束。期间每天9:00-17:30都将对游客免费开放。 孩子们在老北京的“古老”玩具中体验旧时的童年欢乐 2月3日上午,北京首届...
(中国文物网记者 于水秀)“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赶庙会”,提到春节,现在的人们想到最多地便是这些,作为民族地域文化词典的年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有些地方的年画已经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况。但是,也有些地方的年画,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作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年画,使年画成为点缀中国“年文化”的亮丽一笔。 年画中回忆年味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我...
2月2日下午,江海区外海街道办向媒体展示了外海乡情乡亲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原五大祠的桃溪祠,投资超百万元,总面积达1470多平方米,主要展览外海名人事迹、文化遗产以及明清两朝进士与举人牌等。另外,刚刚建设完成的“聚贤坊”位于五大祠定息祠旁,里面放置了48块外海明清两朝科举功名的碑牌(见图)。外海街道文化站站长陈长胜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文化慧民活动能让外海年轻人了解百年历史。据悉,该博物馆作为外海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